25.8.08

弔詭的認同

追求認同,或許是很多人不快樂的根源!政客、商人及不少弄權者深明「製造認同的假想」是最有效的政治及商業宣傳手段。你可有聽過政客叫人構建獨立思考?對他們來說,那是「極危險」的意識!你可有看見商家叫人買「他人」貨物,那是不可思議的事。

我真懷疑世界可真有「認同」這東西。對貝克特來說:我們間唯一共同的是等待死亡(連出生在本質上也是不一樣的經驗),而死亡恐怕是最後唯一可達至的「共同性」。在此之前,每個人均經歷著絕然不同的人生運程和體驗。追求認同,只是怕孤獨,難以承受一朝變成「被排除」的「異己」,遂不究其因,便失陷於如此空想當中,不快的終老一生。

認,「忍言」也;其「心」中「刃」,究是從哪時哪日因某景某象在腦海翻起的浪花影像?或許,「認」是「知」的先抉條件,因達至後者必須要求用心;「忍言」理應是一種不急不躁的預備心機,才可對眼前事物悟得一二。只是,如此「相認」的心事,在今日多缺乏耐性的年代,其「質」可想而知!故「認」,遂變成一種「真箇忍言」但又多「心有不甘」的特殊心智,求「同」之意,難免是急求「附和」以釋懷中之耿耿!同,像是「一把口」在「一個空間」發出的聲音,其他聲音,此路不通!遂「大同」之說,如儒家學說教人「忠君」一樣,是獨裁的「理想國度」!

一個軀體,存活著的億佻細胞,可真有相互認同的本性?物之理,是透過自身特殊條件,學習比鄰而居,在萬物易轉過程中,尋求「共容」、「共處」之「異道」。

追求溝通比追求認同來得實際和高明。不快,因沒疏導邋遢的汙糟,難以溝通而做成的「心絞痛」。一個厨師對其烹調材料也一樣,深明其物理之妙,才可炒出「巧手菜」。物,從來不同而各自精彩,要懂箇中一二,必須先通其「經脈」,悟其所以,才可尋找出可「相通互行」的方案。

只惜有限人生,自知之明在愛弄權者欲擒似縱之術底下,又豈見獨立的清明空間?「追求認同」畢竟早成為人生「追訴時效」的「增值票源」!誰理人家以「色」炫目,模模糊糊的混水摸魚,誇張「國」「族」為先的道理,削弱一切可能達至建構更深廣遠大文化根基的獨立思考,以謀略理所當然的「權力核心」。對「嗜權者」來說,你的認同,怎會不重要?它是最具特效的「不作聲籌碼」!

在商業世界,廣告是製造認同煙幕的前哨,從小便將你我「麥當奴化」或「狄士尼化」、「全球化」或「合理化」,借「童話」中理想化的「愛慕」和「黑白情理」,倚其意識形態無限擴建可統領的「市場體系」。當劇場失陷在同一國度,其「藝術」只是「美化的謊言」!連不少弄評論的文化人,也早默默墮入這「現代市場文明」的把玩,忘記了辨識背後的能力、勇氣和良知。當教育及社會工作,變成 「純屬按指引辦事」出發,缺乏真實認知尋向的過程,只會流為建制的政治機器,不學而無術!

倘若將「尋求支持」變成「追求認同」,把兩者的區別混為一談,實在是自身文化的不長進。近月奧運金榜的「美麗現象」,將運動員盡萃於斯的孤獨掩蔽;在政治及商業掛帥的前提下,鏡頭出賣了多少人以身體汗水表現的獨立精神?運動員的內心,或許並不是「追求認同」,他們只是需要支持和理解。人底故事,豈是媒體渲染下無限放大的濫情?在每日一步一呼吸的脈動間,是一生唯一可從中悟出「自成一家」的道理,各藉分享心得而繼續各異其趣。

人底文化,就是獨缺這樣的胸懷!要提煉之,莫不是一生不停的自我教育!

最近網上出現要打壓人家街頭演出的宣傳和特稿,其中暴力教我心寒!不認同人家並不出奇,但要付之於如此情操,似等同將「文化」、「藝術」、「表達」一概變成「一體化」才滿足,其心何向?

在《快樂的日子》中,Winnie的「快樂」源自一份堅持的自主,在「局限」中體現想像的無限自由。哪怕心裡跌跌撞撞千回,人生卻又似碰碰車般,與一字一語一景一物為伍,從中真箇接觸,奇味無窮!

Winnie的世界,從來不會墮入「弔詭的認同」!因為,貝克特明白,文明是一種與「日」「月」「人」「文」間深情細訴,是一種「求知」的心得!

瘋語在「快樂的日子」2008年8月26日

沒有留言: